2025年全国覆盖率可达30%,“沪苏1号”改写中国草鱼种业史     DATE: 2024-12-23 17:02:05

2025年全国覆盖率可达30%,沪苏1号“沪苏1号”改写中国草鱼种业史_南方+_南方plus

中国水产种业“第一展”年度盛会再启动!中国种业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(国际)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,草鱼南方农村报特策划“水产有种”专栏,沪苏1号推出有种的年全声音、有种的国覆盖率改写企业、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,可达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中国种业最新发展成果,促进更多产业研发、草鱼生产、沪苏1号应用之间的年全交流、交易,国覆盖率改写敬请垂注。

我国养殖量最大的水产品种,首次出现经过选育的新品种。2024年,草鱼“沪苏1号”经审定推广。

数据显示,我国草鱼养殖产量超过590万吨,占全国水产养殖总量的10%以上。“沪苏1号”的出现,不仅显著改善养殖效益,而且将为草鱼更多方向选育和产业链开发奠定了基础,有力推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“沪苏1号”。

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“沪苏1号”。

两代人接力

选育出我国首个草鱼新品种

长期以来,草鱼产业受到种质退化的严重影响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,草鱼的生长速度、抗病力和肉质逐渐下降。同时,草鱼天然生活环境大范围遭到破坏,如水域环境恶化、养殖理念落后、滥捕酷渔等,导致草鱼天然种质资源严重受损,不利产业健康发展。

草鱼良种选育是世界公认的水产科研难题之一。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戈贤平介绍,“草鱼良种选育最大的难题,是亲本成熟时间过长。草鱼性成熟需要4-5年,在选育路径正确的前提下,经过性状筛选、稳定、扩繁等多个环节,再到选育成果面向市场转化,至少需要进行4-6代选育,前后要超过20年。”

草鱼新品种的出现,有望推动养殖效益进一步提升。

草鱼新品种的出现,有望推动养殖效益进一步提升。

上世纪80年代初,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牵头,联合全国五家科研院所共同完成了“长江、珠江、黑龙江鲢、鳙、草鱼原种收集和考种”项目,开启了草鱼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,并建立了草鱼种质的国家标准,为后续的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本世纪初,李思发教授的学生、上海海洋大学的李家乐教授带领团队,与苏州市申航生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、广东百容水产良种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,启动了草鱼新品种的选育工作。团队依托李思发教授的系统资源调查和鉴定,从江苏邗江野生草鱼作为基础群体,以体重为目标性状,采用家系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方法,终于培育出我国第一个草鱼新品种“沪苏1号”。

“沪苏1号”可适合草鱼养殖所有模式

 明年全国覆盖率将达30%

“‘沪苏1号’具有生长速度快、养殖成活率高等优势。”团队负责人李家乐教授介绍,“沪苏1号”的人工繁苗、鱼苗培育、鱼种培育、成鱼养殖技术很容易掌握,受到养殖户的普遍欢迎。据预测,2025年“沪苏1号”在全国覆盖率可达到30%以上,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,草鱼产量可增产33万吨以上。

据了解,“沪苏1号”适合于草鱼养殖的所有养殖模式,包括池塘养殖、循坏水跑道式养殖、集装箱养殖等。李家乐表示,团队计划在长三角各地分别建立新品种苗种生产基地,就近供应苗种。同时,加强与全国各省草鱼苗种繁殖场合作,建立草鱼“沪苏1号”扩繁场,进行全国性推广。

“沪苏1号”将加快推广,帮助更多农户增产增收。

“沪苏1号”将加快推广,帮助更多农户增产增收。

针对草鱼育种的研究方向,戈贤平表示,最新研究表明,草鱼具备一定的肉食性特征,未来的选育工作将更加注重优化肉质、提升饵料消化率以及增强抗病抗逆等特性。李家乐教授也强调,草鱼“沪苏1号”新品系主要针对生长性状选育而成,下一步将在继续选育生长性状的同时,将抗病性状作为另外一个选育目标,特别是抗草鱼出血病,选育出生长快、抗病力强的新品种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李家乐教授团队正积极开展草鱼基因编辑研究,并已在江苏苏州吴江、安徽颍上、吉林梅河口和辽宁沈阳等地开展了实验。迄今为止,团队已完成草鱼生长、肌间刺及黑色素相关基因的显微注射,并通过酶切和测序等手段对基因编辑效果进行了检测。

种业是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,也是全产业链建设的关键一环。2024年11月22日,第五届水产种博会将在广州南沙广东国际渔业高科技园开幕,届时将有23个水产新品种集中亮相,展示水产行业的最新成果。

延伸阅读↘

撰文:周亦可

来源:南方农村报